棕榈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ldquo裸子植物 [复制链接]

1#

记得在大学课堂上,一位老师给我们讲到“地球上有多少个物种?”这个问题,他说这是个科学前沿问题之一,当时我还不以为然:不可能吧!?我们连自己周围的物种数目还没弄清楚吗?后来才知道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因为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不同学科对于物种的定义、分类标准不一致,加上有些极端生境人类无法涉足,对不同类群的研究深度也各有不同,所以等待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出现,可能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好在植物类群的种数还是相对比较确定的,据估计,地球上的高等植物种数应该有30-35万种,其中包括苔藓1.6万种、蕨类植物1.3万种、裸子植物多种、被子植物26万种。目前已经发现并记录的植物种类大约30万种,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广大的植物分类学者和植物资源学者。在现有的植物中,可以为人类食用的植物种类则超过了5万种,但是实际上人类日常食用的植物种类不到种,其中大约20种主要农作物维系着人类的粮食安全。这意味着自然界为人类贮藏的植物类食物还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这些植物对于应对粮食短缺问题,无疑是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

粮食短缺,不会吧?有人肯定会问?那我这里举个栗子!

今年的5月24日至28日,中国唯一的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贡山县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持续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多地发生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尤其是独龙江乡,在三天内的降水达到.1毫米(有种三天把北京一年的雨都下完了的感觉),持续的暴雨导致独龙江乡的道路交通、通讯、电力几乎全部瘫痪,村民的农作物、房屋、供水也成问题,并且当时在独龙江乡还滞留着不少的外来游客。

我从独龙江上游村民的讲述中了解到,当时独龙江就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现象,在之前的推文中我已经介绍过,独龙江的竹类资源十分丰富,将近十余种的竹笋可以食用,常见的有福贡龙竹、缅甸方竹、金竹、斜倚箭竹等。当时上游正值竹笋丰富的季节,于是上游的龙元村和迪政当的村民就去往山上采挖竹笋,上游村民采挖近千斤的竹笋送往下游,才得以维持极端天气造成的粮食短缺。

这个例子在我国虽是在特定条件下造成的粮食短缺,但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其实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的增加,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的小区域出现粮食短缺的现象应该还有很多!足以说明弄清楚哪些植物是可食用以及如何食用的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放眼世界,缺少粮食、饿着肚子的人比比皆是,特别是非洲、亚洲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布的世界饥饿地图(HungerMap)上,在黄色、灰色和偏红色的区域,那里数以亿计的人口仍然在遭遇饥饿之苦。如此一来,我们深入了解食用植物,特别是野生的、具有潜在发展前途的食用植物,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世界饥饿地图这段时间,我多次前往滇西北进行调查,滇西北地区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都非常丰富的区域,在那里我领略到了“两山夹一江”的高山峡谷风景和不同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也对当地的少数民族利用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非常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的自然条件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即使种了也是产量极低,另一方面则是生产力低下,所以当地的少数民族会利用周围的野生食用植物来代替粮食维持生计。我们先来看看独龙族比较有特色的几种代粮植物吧!食用观音座莲(Angiopterisesculenta)食用观音座莲是合囊蕨科蕨类植物,听名字就知道可以食用,《中国植物志》云:本种蕨类在怒江及独龙江亚热带河谷两岸密林下甚为普遍,当地少数民族(独龙族)从根状茎中提取淀粉作为粮食。根状茎之大者直径可达30-40厘米,重逾20余斤。食用观音座莲是旧时独龙族重要的代粮植物,独龙族利用其膨大的叶柄,加工成淀粉,过程十分复杂。以备不时之需。

大百合(Cardiocrinumgiganteum)

大百合是百合科大百合属的一种植物,也是独龙族的一种重要代粮植物,将其鳞茎洗净,可直接加工成淀粉食用,也可以用来酿酒,目前在独龙江的上游还有人家采集用来酿酒。我们有幸品尝过大百合酒,淳厚的酒香令人回味!董棕(Caryotaobtusa)

董棕是棕榈科鱼尾葵属的一种植物,也是以前独龙族的一种重要代粮植物。其树干(髓心)可以加工成西米淀粉,用来做糊糊或者董棕粑粑,味道着实不错,董棕的加工就更为复杂了,感兴趣的可以看我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