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宋人点茶丨在风流雅趣中造一场关乎美学的梦
TUhjnbcbe - 2024/4/26 19:55:00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宋·林逋《茶》

宋朝的生活就像是一场梦,

一桌一几,一花一木,

一茶一酒,美好得令人舒心。

他们活得诗意优雅,又热气腾腾,

他们带着无限希望,努力耕耘,

他们永远满腔热情,依心而动,

热爱和珍惜每一天,

点茶,挂画,插花,焚香。

四般闲事引申出抚琴弈棋,

宴饮集会,踏春赏花,

带雨种竹,汲泉煮茶,古鼎焚香……

宋人,千年前已活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

宋·刘松年《撵茶图》

刘松年所绘《撵茶图》中,

六人分别坐立于

棕榈树前峭立的太湖石边。

其中一人坐于一方矮几上专注磨茶。

另一人伫立茶案边左手持茶盏,

右手提汤瓶点茶,

其身边茶炉、茶器一应俱全。

画幅右侧三人

似在欣赏的同时交流书艺,

并静候茶汤奉上。

整个画面布局闲雅、用笔生动,

真实再现了宋代文人行茶事的风流雅趣。

宋·刘松年《斗茶图》

茶道的表面是审美仪式,

内里则源远流长,

钩沉于道家和禅宗的诸多思想。

而宋代的点茶程序,最能体现个中境界。

宋徽宗曾有诗云:

“上春精择建溪芽,携向云窗力斗茶。

点处未荣分品格,捧瓯相近比琼花。”

可见点茶在宋代的兴盛与普及。

宋徽宗《文会图》

单是点茶所用茶具,

就要摆上满满的一桌子。

茶碾子、绢罗、茶盏、

烫瓶、煮水器、盏托、茶筅等。

哪一样都必不可少。

将蒸青团饼茶烤软

以去除水分和苦涩味,

再用研磨磨成茶末粉;

接着用茶罗细细筛取茶末粉,

装入茶盒内贮存,

接下来才算是正式进入了点茶的环节。

煮水——

先将釜置于炉上,加水煮沸后装入汤瓶。

温盏——

用沸水烫洗茶盏,

如此更利于茶水香气的散发。

调膏——

研细后的茶末入茶盏,

再注入沸水调成糊状。

加水——

将汤瓶中的沸水倒入茶盏点泡,

把茶末调匀,再慢慢将沸水注入。

击拂——

茶筅去拂,即用茶筅边转动茶盏

边搅动茶汤,使盏中泛起“汤花”。

最后,

茶的优劣以沫饽出现是否快、

水纹露出是否慢来评定。

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

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

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称为“咬盏”。

作为茶艺高度体现的“分茶”更具难度,

可用汤花

幻化成禽兽、鱼虫、花鸟等图形,

其精妙至今令人叹为观止。

佚名《槐荫消夏图》

几片枯寂的叶芽,

从来不足以消解

茶世界里蕴藏的大气之象,

这些茶画体现的,

正是宋代从市井民间到帝王贵胄、

文人士大夫中盛行的饮茶时风。

凡茶事,

亦是与茶、与物、与人的一场因缘契合,

这些早已化为尘土的古人,

将杯中那或浓或淡的一叶之水

升格为与着棋、写字、弹琴、

咏诗、赏画、博古为一律的雅玩。

宋·刘松年《茗园赌市图》

宋·李公麟《会昌九老图》

终日忙碌的我们,

也该学学宋人的生活态度,

偶尔慵懒,十分热情,

品一杯茶,饮一盏酒,

读一卷诗书,挂一幅画,

素手抚琴一曲,焚香轻嗅,

或走进市井巷陌,大快朵颐,

或删繁就简,舍去不必要的欲望,

认真活在当下的每一天。

如此,也不枉此生。

文字丨Pluto.

图片及版面设计丨Supi、晓欣

出品及版权所属丨不碍云山

-往期回顾-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人点茶丨在风流雅趣中造一场关乎美学的梦